news

真的建议还是不要在社群买羽绒服(上)

2024-02-11 09:37:19 仓储展示

  这个品牌,在刚过去的10月份,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了40万,同时没收违法来得到的34.8万元:

  2022年10月21日,黑龙江省的市监局,在哈尔滨某商场抽检了狼爪的一款羽绒服(款号:5221052-6536),结论是羽绒成分测定不合格,11月25日复检,仍然不合格。

  按理来说,两次检测的结论都是不合格,就应该把同款同批次产品全部下架才对。

  然后在今年,2023年2月28日,运气特别好,上海市静安区的市监局,又一次抽检到狼爪的该款羽绒服,第一次检测依然还是不合格,紧接着的复检当然也是不合格。

  既然有劣迹在先,那这次的不合格行为定性就很严重了,上海静安区的市监局直接定性为【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】,并对狼爪中国公司立案侦查,再到2023年10月份,侦查结束,发布了前面所说的处罚公告。

  我们国家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,年年都会投入大量的检测费用,来监督检查消费品的质量情况。这项工作很重要,而且客观讲,真的做出了很多成绩,用官话来说就是:拉升了企业的质量品控,提振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。

  有一些不合格项目,比如涉及到标签标识的,简单,只要整改好了,就能继续售卖。这只是严谨性的问题。

  有一些不合格项目,比如涉及到物理尺寸或结构类的,那需要返厂重新改。可如果改良成本大于重新生产制造的成本,直接销毁掉则更划算。

  有一些不合格项目,比如涉及到化学成分超标类的,那就需要直接销毁,并且有关部门还会监督销毁。

  但请大家注意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无论是哪一种解决方法,都不如下面这两种方式的成本低:

  狼爪羽绒服,选择的就是第一种——事实上,像狼爪一样,无视任何抽检结果和警告,出现不合格问题后装得跟个没事人似的的企业,其实很多,人家就是敢继续售卖。

  这个说白了也是在钻监管的漏洞——抽检出问题后我认,可怎么监督我后续整改,你不一定能监督到位呀,所以我就继续卖赌你不知道,你能咋地?狼爪这次赌输了,可是,说实话,赌赢的产品,还有很多很多呢。

  但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像狼爪这么大胆,于是就会选择第二种方案,即,公开渠道全部下架,私密渠道偷偷继续卖。

  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,前不久找到我,说是他的一款零食,被抽检出来营养成分表标注有问题,需要全部下架,问我能不能卖,我当然微笑拒绝。但过了一段时间,人家把这样的一个问题解决了,就是在某个社群全部清掉了。

  我在想,假如我恰好是一名消费者,狼爪恰好在我混的某个微信群卖这批货,并且告诉群里所有人,这是被国家抽检不合格的那批产品,不合格的项目是鹅绒成分含量,标签标注的含量是XXXX,实际抽检含量是YYY,因为公开渠道必须下架,所以骨折价在群里卖……等等等等。那作为毛爸我,是可接受的,并且也有一定可能会下单购买(可如果狼爪只在社群卖,却不告知具体的背景原因,那就是作大死,该直接被罚死)。

  又或者,狼爪的这批货,只是鹅绒成分含量不合格,实际的含量也足够御寒足够保暖,且不涉及到化学类的不合格项,那这样的产品,销毁掉是比较可惜的,返工成本也很高,降低标签标识上的数值的话也有成本,那是不是可优先考虑捐给偏远山区?

  一来,大众花了钱的人“不合格”这仨字的认知欠缺分类分级,一听到就恐慌,所以,狼爪和相关的群主也不可能开诚布公地像我说的那样去卖这批货。以及,我们现行的法律和法规,对不合格产品不能售卖这件事,是一刀切的。即,只要不合格的,就坚决不能售卖,除非整改合格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若企业在社群售卖处理,还可能会被消费者反手举报一波,得不偿失。

  二来,现在的舆论不分青红皂白,也不关注事情的弯绕细节,如果听到一个品牌敢把不合格的产品捐给贫困山区,那完了,那这个品牌会被唾沫星子给淹死。

  总之一句话,有关部门的抽检工作每年都在提升,越做越好,但不合格产品最终如何正确地处理,我们的机制还不够完善(目前处理比较好的就是临期食品超市这件事)。不过这个扯远了,不是今天的重点,今天的重点还是羽绒服。

  无论我前面怎么说,都有一点:如果国家抽检的不合格产品,被下架后流入到社群去售卖,同时还不告知消费者,价格还不便宜的话,那就是大坏B。

  而这两年,因为羽绒服新国标gb/t 14272—2021《羽绒服装》的推行,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羽绒服的抽检,所以很多不合格的羽绒服就浮出水面了。

  就拿最近来说,国家总局抽检了185批次的羽绒服,其中有26次不合格,还有1批次涉嫌假冒,这个概率非常高了,已经接近15%了。

  26批次不合格品牌中,不乏探路者这样的知名品牌,还有线下门店很多的斯尔丽、阿仕顿、千仞岗。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纤维含量和绒子含量这2项。

  再往前,今年5月份,总局公布的一批不合格名单中,高梵的一款儿童羽绒服抽检不合格。

  再再往前,今年2月份,湖南省市监局抽检,发现有20批次羽绒服不合格,其中最大牌的是鸭鸭羽绒服,大家不合格的项目主要是纤维含量和绒子含量和充绒量这3项。

  无论上述这些不合格产品是不是会流入社群(可能性很高),其实不重要,因为大家现在都爱在社群购物,所以毛爸故意拟了这么一个标题吸引大家。

  事实是,考虑到羽绒服抽检不合格的概率如此之高(毕竟15%的概率呀),那抽检结果未曝光之前,你在各个渠道买,都可能会买到那款抽检不合格的羽绒服。而在结果曝光产品下架之后,你更可能在不靠谱的社群买到那款抽检不合格的羽绒服。道理,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
  所以,本文的重点是,尽量告诉你哪些羽绒服是不合格的,以及,买羽绒服时要重点看哪些指标(目前网上一些教你怎么选羽绒服的内容都很水,非常水)。